關於這家公司
本公司創立於西元1965年,創立初期於彰化廠區製造木漿、嫘縈並向下游發展紡紗、織布及染整加工等一貫化的紡纖工廠。西元1973年起又陸續建設耐隆原絲、耐隆加工絲、耐隆織布等工廠。除彰化廠區以外,西元1987年於龍德廠區建設PTA廠,開始跨入石化業;西元1990年及西元1994年於新港廠區分別建設PS、ABS廠,再跨入塑膠業。
西元1995年,公司參與企業體之六輕專案計畫,配合企業體石化原料上下游一貫生產的垂直整合策略,開始在麥寮離島工業區投資建設Aroma、SM、Phenol、PTA、DMF、PS、ABS、PP、PC及HAC等工廠,產品涵蓋石化中游原料、泛用塑膠及工程塑膠原料;公司也參與轉投資設立台塑石化公司、麥寮工業港及麥寮汽電公司,增加公司獲利來源。西元1999年起,六輕各工廠逐一完工投產。西元2000年起石化、塑膠部份的營收超越纖維、紡織部份的營收,公司正式轉型為石化、塑膠業。
資料來自: 該公司官網簡介
西元1995年,公司參與企業體之六輕專案計畫,配合企業體石化原料上下游一貫生產的垂直整合策略,開始在麥寮離島工業區投資建設Aroma、SM、Phenol、PTA、DMF、PS、ABS、PP、PC及HAC等工廠,產品涵蓋石化中游原料、泛用塑膠及工程塑膠原料;公司也參與轉投資設立台塑石化公司、麥寮工業港及麥寮汽電公司,增加公司獲利來源。西元1999年起,六輕各工廠逐一完工投產。西元2000年起石化、塑膠部份的營收超越纖維、紡織部份的營收,公司正式轉型為石化、塑膠業。
資料來自: 該公司官網簡介
企業永續 (ESG)
企業ESG資訊揭露
薪資
非主管年薪中位數122.9 萬
非主管平均年薪135.2 萬
平均年薪131.9 萬
年度報告
資料來自: 臺灣證券交易所
公司治理評鑑
第十屆(民國112)
6% 至 20%
第九屆(民國111)
6% 至 20%
第八屆(民國110)
6% 至 20%
第七屆(民國109)
6% 至 20%
第六屆(民國108)
6% 至 20%
第五屆(民國107)
6% 至 20%
第四屆(民國106)
6% 至 20%
第三屆(民國105)
6% 至 20%
第二屆(民國104)
6% 至 20%
第一屆(民國103)
6% 至 20%
資料來自: 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